本站主頁
属性 公办 本科 所在地 上海市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Shangh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是全国最早以“应用技术”命名的上海市属重点建设高水平应用创新型大学,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和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单位、全国100所应用型示范本科高校建设单位、上海市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首批上海高水平地方应用型高校重点建设单位、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建设引领计划、上海高等学校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领计划、上海市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计划、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整体改革领航高校、上海市依法治校示范校,为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CDIO工程教育联盟、长三角高校技术转移联盟成员单位。
資料來源: 院校官網 整理: 大学志 发布日期:2023年1月12日
根据教育部《关于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依据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试成绩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的通知》相关规定,我校2023年继续开展依据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试(以下简称学测)成绩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工作,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章程。
一、报名条件
1.考生须具有《台湾居民居住证》或《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和在台湾居住的有效身份证明,考生所持证件须与考生本人信息一致,且在有效期之内。
2.参加当年学测,且语文、数学A或数学B、英文科目均达到均标级(含)以上的台湾高中毕业生。
二、招生专业、计划和就读地址
招生专业:风景园林(文理兼收)
招生计划: 5 名
就读地址:奉贤校区(上海市海泉路100号)
三、考生身体健康要求
以教育部、原卫生部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及有关补充规定为依据,考生须据实上报健康状况。经复查,身体健康状况不符合专业学习要求的考生,学校将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和本校学籍管理相关规定处理。风景园林专业色盲色弱不予录取。
四、选拔程序
2023年我校招收台湾学测考生采用“申请—审核”,具体程序如下:
(一)报名程序
报名时间:2023年3月1日至3月31日
网上报名:考生登录祖国(大陆)普通高校依据台湾地区学测成绩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报名系统进行报名。考生须按照要求输入个人信息,上传个人证件、电子照片、学测成绩、考生诚信承诺书、成绩查验授权书和个人申请陈述。考生应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考生可在报名截止前修改志愿,逾期不得修改。
(二)审核程序
学校招生领导小组于4月20对所有考生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包括身份审核、学历审核及学测成绩审核等。学校可要求考生更正或补充材料(基本材料不可修改),系统显示需更正或补充材料的,考生应在规定时间内更正或补充有关材料,提交后及时查看审核结果,逾期提交不再受理。系统显示初审不通过的考生不得参加后续录取。资格造假的考生按有关规定取消报考资格,已录取的取消录取资格。
(三)录取程序
学校将依据考生学测成绩,参考考生中学期间学习经历、社会实践等情况,择优录取。考生须于5月15日至19日期间登录系统查询本人录取情况,进行录取确认。逾期未确认的考生视为放弃录取资格,且不得参加征集志愿报名。
若学校招生计划未完成,其他有意报考我校的考生可于5月21日至31日期间进行征集志愿报名,考生按照系统要求填报志愿、提交其他材料。首轮已报名的考生无需重新注册。学校将于6月20日之前完成征集志愿的审核、录取工作,报名系统于6月21日公布征集志愿拟录取名单。考生须于6月21日至25日期间登录系统查询本人录取情况,进行录取确认。逾期未确认的考生视为放弃录取资格。
学校将根据考生最终确认名单于7月下旬寄发录取通知书,录取考生请按照录取通知书指定的时间来学校报到。
五、收费标准
我校按照上海市教委有关规定及上海市物价局核定标准收取。
1.学费:每生每学年5000元(沪价行〔2000〕120号)
2.住宿费:每生每学年不超过1200元(沪教委财(2012)118号)
以上收费不含教材费、生活费等。
六、领导与监督机制
1.台湾高中毕业生招生工作在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进行。
2.为确保招生工作公平、公正和公开,台湾高中毕业生招生工作接受学校纪检监察机构的全程监督,监督电话:+86-21-60873388
3.凡被发现有弄虚作假和舞弊行为者,一经核实,立即取消其报名或录取资格。新生入学资格复查时发现不符合报考条件或弄虚作假的,一律取消入学资格。
七、联系方式
招生办公室通讯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漕宝路120号图书馆206室
邮政编码:200235
咨询电话:+86-21-64941403
电子邮箱:sit_zsb2013@163.com
本科生招生网:https://adm.sit.edu.cn
八、本招生简章由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招生办负责解释。
资料来源: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_院校官网 | 资料整理:大学志 · 华侨港澳台招生组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办学肇始于1954年,是中国最早以“应用技术”命名的上海市重点建设高水平应用创新型大学。学校坚持“应用导向、技术创新”的特色定位,秉承“依产业而兴、托科技而强”的办学理念,坚定“协同创新、共创价值”的发展模式、追求“卓而独特、越而胜己”的价值取向,积极推进创新发展、特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努力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应用创新型大学。
学校入选全国百所应用型示范本科高校建设单位、首批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建设引领计划、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领计划、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整体改革领航高校、上海市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上海市专利工作示范单位、上海市依法治校示范校。2018年以来,在上海高校分类评价(应用技术型)中连续四年排名第一。2021年学校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获批上海高水平地方高校重点建设单位。
学校学科布局合理,专业特色鲜明。现有19个二级学院(部),专业涵盖工、理、经、管、文、法、农、艺八大学科门类。学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香料香精化妆品与绿色化工”为引领,以“功能新材料和智能技术与先进制造”“设计文创与创新管理”为协同的三大特色学科群,化学、材料科学、农业科学、工程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现有本科专业55个,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和上海市一流本科专业15个、上海市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11个;2个专业获批国家和上海市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5个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其中1个专业通过国际专业认证);拥有省部级重点学科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11个。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研究生2790人、本专科生16480人。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队伍结构合理。现有教职工1743人,其中专任教师1261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586人;“双师型”教师812人;拥有省部级以上各类高层次人才151人次,其中国家级人才20人次、省部级人才131人次,形成了国家级人才为引领、省部级领军人才为支撑、优秀中青年骨干为主体的高水平人才梯队;教师获得全国优秀教师、上海市“四有”好老师(教书育人楷模)提名奖、宝钢优秀教师奖等荣誉称号。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育人成果丰硕。大力弘扬“厚德精技 砥砺知行”的大学精神和“明德 明学 明事”的大学校训,聚焦未来工程师关键能力,构建“爱科技”“六融合”“双协同”卓越引领的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具有理想信念、家国情怀、过硬本领、勇担责任的高素质应用创新型人才。现有国家级和上海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工程教育实践中心1个;与行业知名企业共建现代产业学院6个,其中获批上海市首批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立项1个;拥有国家级和上海市一流课程、精品课程42门;获批教育部和上海市新工科、新农科、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9个;近两届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参与单位)、二等奖1项,上海市教学成果奖20项。
学校坚持四个面向,科研实力突出。积极对接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产业转型升级需求,拥有国家级平台5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部级平台14个;与地方政府、头部企业、科研院所联合建设东方美谷产业研究院、上海创业学院、大学科技园等产教融合创新平台;近年来,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项目135项、省部级项目近200项;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和全国性行业协会各类科技奖项50余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制定各类标准40余项;2020年发明专利申请量居上海市高校前三、发明专利授权量居上海市同类高校第一。
学校国际交流活跃,影响日益提升。设有本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4个;与欧洲、美洲、亚洲、大洋洲、非洲以及港澳台等20多个国家(地区)的128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等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学分互认高校数达51所;近年来,共派出2000余人次学生赴海外院校学习交流;积极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开设老挝轨道交通人才班,成立“一带一路”澜湄铁路互联互通中心,获批“一带一路”国际联合实验室;与行业领军企业合作建设全国首家国际化妆品学院,与国际知名大学共建中欧知识产权学院。
新时代展现新气象,新起点谱写新篇章。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将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对接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特色优势学科建设为引领、以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为根本、以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为支撑、以科技创新与服务社会为使命、以开放合作和数字赋能为路径、以体制机制优化建设为保障,向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应用创新型大学目标不断奋进!
资料来源: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统计数据截止到:2021年3月